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11日發表了里克·喬的題為《殲-20:永久改變對解放軍觀察的隱身戰機》的文章。文章認為,2011年1月11日,殲-20隱身戰斗機的首架技術驗證機首飛成功。十年過去了,殲-20在項目執行、生產和成熟度方面優于俄羅斯蘇-57。即使與美軍F-22和F-35相比,殲-20也體現了氣動性能、航程等方面的獨特結合。全文摘編如下:
在2011年1月11日那天,首架殲-20技術驗證機成功進行了首飛。
在過去10年里,殲-20先后啟動并完成了測試和試驗,開始投產,列裝飛行訓練評估中心,列裝一線作戰部隊以及在換裝國產發動機后列裝中國空軍一線作戰部隊。對于一個國家的第一款隱身戰機,更不用說是第五代戰斗機,這一進展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在項目執行、生產和成熟度方面,殲-20優于早一年上天的另一款第五代戰斗機——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機。
殲-20在它頭10年里所經歷的各種細節、重要節點和挑戰也許要過很多年才會被披露或公之于眾,而這款隱身戰機的許多方面永遠不會為外界所知。
有理由認為,殲-20已經足夠成熟,已經具備了最低限度的可靠作戰能力。當然,與所有新型戰機一樣,它以后可能會遇到一些(技術改進)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資金和技術持久性得到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