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月11日刊載題為《邁向新境界——量子計算機、納米抗體、新邏輯:2021年將帶來哪些技術突破?》的文章,文章預測了2021年即將夢想成真的幾個科技領域。全文摘編如下:
行為互聯網
處理器通常被解釋和描述為計算機的運算大腦。因此,如果現在數十億臺計算機通過網絡相互連接,人們或許可以將這種網絡視為一種類似于大型人工神經系統的東西。就像自然界里的一個器官系統一樣,它能吸收、比較和應對外部發展和內部變化。
現在,在本就喜歡用“高大上”詞匯的科技行業,以自信著稱的美國高德納咨詢公司的專家們又推出一個概念:行為互聯網。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沃爾弗拉姆2009年推出的“計算機知識引擎”勾勒出了它的技術基本特征。蘋果的Siri和微軟的必應等應用均以此為基礎。
2021年可能是行為互聯網的一年,畢竟這種網絡源于所謂的物聯網,即機器間相互溝通的網絡。它們使用的人工語言雖然是人類設計的,但今天大多數人已根本不再理解這些語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機器完全自成一體。不僅如此,它們還具備技術能力,能夠從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并根據這些結論進行(指導性)決策。